虚惊一场。
张雪峰账号已解封,直播重启
赚得盆满钵满的张雪峰,被封28天后,又杀回来了。
10月22日,张雪峰发了一条微博,这是他账号被禁止关注后首次发文。小红书、B站等社交平台上,张雪峰的账号也可以被正常关注了。

来源:张雪峰的微博
从网友反馈来看,不少人在微博评论区用“热泪盈眶”形容对张雪峰回归的喜悦。

来源:微博网友评论数据
还有家长留言称 “孩子还小,希望张老师再坚持坚持”,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其升学规划建议的依赖。

来源:微博网友评论数据
当晚,张雪峰在小号“张雪峰讲升学规划”上直播亮相,直播间依旧热闹,在线人数一度突破4万。

来源:微博
不过,这次直播与以往相比多了几分谨慎。
镜头前的桌上摆满了笔记书和提分资料,张雪峰特意强调:“今晚我们不卖货,只连麦。如果家长问起,我再介绍,不想第一天回来就上热搜。”
直播内容仍围绕高考志愿规划展开,他通过连麦的方式,为家长们逐一解答孩子选专业、择校、分数线评估等问题。
眼下正值升学关键期,他的回归,也让不少焦虑的家长暂时松了一口气。
那么,先简单地回顾一下,张雪峰被封的事情经过吧。
据悉,张雪峰上条微博更新时间为8月31日。9月24日,知名高考志愿导师张雪峰的微博、抖音、快手、B站及小红书平台的社交账号出现异常,被禁止关注。这几个平台账号的粉丝合计约6500万。
关于账号受限的原因,当时有消息称是因其直播中出现不当言论违反平台规则,且收到了相关举报。
张雪峰本人则回应称 “是账号问题”,并表示“公司已经在处理了,应该短期内就可以解决”。

来源:微博
对此,有网友猜测,是不是9月份张雪峰称若两岸开战将捐款5000万言论有关,导致账号被封。
但这一说法始终未得到证实,如今他的账号恢复正常,或许从侧面印证了“是账号问题”的说法更接近事实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张雪峰账号被封期间,9月29日,《人民日报》《南方网》等多家官媒集体发声痛批张雪峰,其观点的前后矛盾与短视本质被重点提及。

来源:南方网
一方面,张雪峰口口声声为普通家庭孩子规划未来,引发人们普遍共情后,又进行精准收割。
今年上半年,张雪峰团队推出12999元的“梦想卡”和18999元的“圆梦卡”高考志愿填报服务,比去年平均上涨了1000元。

来源:微博
即使是调高价格,北上广深等热门地区的名额,照样被家长们瞬间“秒光”。

来源:微博
由此可见,张雪峰的功利化导向迎合了家长对“饭碗”的焦虑,却抹杀了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的平衡,暴露其教育观的短视与狭隘。
另一方面,作为拥有数千万粉丝的公众人物,张雪峰的言论具有强大的传播放大效应,但其部分表述却未能兼顾社会责任。
此前他曾宣称 “统一战争枪响即捐 5000 万”,该言论经外网传播后迅速引发热议,不少声音质疑其“消费爱国流量”“鼓吹战争、煽动对立”,甚至有人将其类比为“军国主义”式表达。
显然,公众人物的言论不应只为博取流量而肆意煽动情绪,更需考虑背后的社会影响与责任担当。
不得不说,成也萧何败也萧何。张雪峰因一段《七分钟解读34所985高校》的视频爆火全网,以直白、实用的风格成为家长心中的“升学指南”。
但随着影响力扩大,质疑与谩骂也随之而来,从教育理念的争议到言论边界的讨论,每一次风波都将他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。
张雪峰的争议之路
事实上,张雪峰此次账号解封引发的讨论,并非他首次陷入舆论争议。
此前,张雪峰的言行就多次引发网络热议。
从“500强企业说不看重学历是假话”到“新闻无用论”,再到“所有文科都是服务业”,这些言论让他一夜之间站上舆论顶峰,也多次被官媒点名批评。
2017年,在《演说家》中,33岁的张雪峰抛出了一个犀利观点:500强企业说不看重学历是假话。节目一播出后,该话题迅速引发全网热议。

来源:微博
此外,张雪峰还进一步阐释:“在中国几乎所有的500强企业,在世界几乎所有的500强企业,都告诉你学历不重要,但是他们不会去齐齐哈尔大学招聘!他们说的都是假话。”
这番直白的表述,精准戳中了不少人对学历与就业关系的困惑,也让网友产生了强烈共鸣——毕竟在现实就业场景中,“名校门槛”确实是不少求职者绕不开的话题。

来源:微博
那么,高学历是否真的那么重要?名校背景又是否对就业有所助益呢?
只能这么说,学历低的人可能会混的很好,但学历高的人一定不会混的太差。
时至今日,企业招牌还在验证着张雪峰这句话,也正因如此,即便对他的观点褒贬不一,高三家长、大学生家长群体中,几乎没人不知道“张雪峰”这个名字——他的言论或许极端,却切中了家长们对孩子未来就业的焦虑。
2023年5月,张雪峰开通填报志愿咨询业务,在一次直播中,一个母亲称孩子理科考了590喜欢新闻想报新闻专业,但张雪峰认为“孩子理科590分随便闭眼睛报一个专业都比新闻强,如果孩子非要报考新闻学,我一定会把他打晕”,还建议不要选文科。

来源:微博
这番话瞬间点燃了“新闻专业是否值得报考”的论战。
更具戏剧性的是,争议很快从网友讨论延伸到学界。
6月16日中午,重庆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张小强率先跳出来,发文怒怼张雪峰,称其吃着传播的饭,却在砸传播的碗。
对此,张雪峰也回应称没有针对任何人任何专业,只是根据就业情况给建议。
但争议并未就此平息。
6月18日,厦门大学新闻学教授邹振东发博,认为张雪峰提出的问题值得反思,但不要轻信他的结论。
至此,围绕张雪峰言论的争议达到高潮。
或许是受此次争议影响,6 月 21 日张雪峰再次直播谈及专业选择时,表述明显温和了许多。张雪峰提出“专业决定赛道”,建议考生结合学科优势,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填报志愿。
直播期间,偶有网友咨询新闻学有关问题,张雪峰未予答复。
此后不久,继炮轰新闻专业之后,张雪峰又因“所有的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”再惹争议。
2023年12月,在一场直播连麦中,有家长表示孩子数学能考140分,却不想学理科。张雪峰回复称“所有的文科专业都叫服务业”、“总结成一个字儿,就是‘舔’”。

来源:微博
这番直白甚至略带粗俗的表述,瞬间给“文理之争”添了一把火,“文科无用论”的讨论再次成为社交平台热点。
社交平台上,一些网友表示,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同样重要,不能用“服务业”简单定义文科,更有人反驳“打工人本质上都是在服务,哪个行业能完全脱离服务属性?”。
但与此同时,也有不少网友认可张雪峰的观点,觉得他“话糙理不糙”,甚至直言“等工作一两年就知道这是现实”。
面对愈演愈烈的争议,12月9日中午,张雪峰发文回应争议称:“我是不是又说错话了,对不起,对不起,我给大家笑一个!你们觉得哪个笑好看,我以后就怎么笑。你看,我在干嘛,我也在舔。可是我没觉得这有什么所谓的不好啊!!!”

来源:张雪峰的微博
从学历论到专业选择,再到文理定位,张雪峰的每一次言论都精准踩中社会焦虑点,也让他始终处于舆论漩涡中心。
但平心而论,张雪峰或许存在言辞失度、观点极端的问题,可时代也在无形中赋予了他过重的功能——当无数家长在复杂的教育体系中找不到方向时,他的“现实主义建议”成了一根救命稻草。
当教育规划变成一种生意,又希望他在生意中保持道德洁净,这本身便是难以调和的悖论。
如今,张雪峰的账号已然解封,直播也重新开启。
未来,张雪峰能否在争议中调整方向,或许将成为他接下来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,也将持续影响公众对教育规划与职业选择的认知。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与我们联系。
CYQY-生活与科技